業界故事

社區文創帶出老店精神底蘊

澳門文化產業基金第一期資助計劃的21個項目已基本完成。社區文創資助的項目以餐飲及零售店為主,遍及澳門不同社區。專項資助計劃為這些社區店舖注入新活力,呈現新面貌,帶動社區發展。

座落澳門老區十月初五街的品芳餅家傳承三代,見證多個春秋,蘊含著豐富的品牌故事。店內有一塊造工精緻的中秋月餅牌匾,是八十多年前開業由朋友送贈,牌匾見證了品芳的成長及用心造餅的經營精神。因此,設計師何潤建以牌匾的造型為靈感,勾畫出牌匾的線條,書上“品芳”二字,配以姹紫嫣紅的花朵,取意“百世流芳”。新的包裝設計融合店舖歷史元素與現代時尚美,傳承中見創新。

何潤建表示,作為澳門設計師,很高興能為本地老店盡一分力,社區文創是一項關注澳門社區特色店的計劃,為老店注入新元素,令更多人認識,希望日後可以幫到更多的店。

沙度娜的木糠布甸深受甜品愛好者歡迎,店主希望能為沙度娜建立更突出的形象,因此聯同設計師賴錦富參與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賴錦富表示,今次主要是為沙度娜設計新標誌和包裝,以及重整店面、畫插畫、拍攝宣傳短片和小故事。設計意念分兩部分,故事方面以沙度娜創始人一段未能開花結果的愛情經歷為主軸,緃使要分開,但感激相遇。插畫則加上澳門建築物等特色元素,展現澳門形象。

在標誌設計方面,勾畫了主打商品木糠布甸的輪廓,再配上店舖口號,用色以灰帶黃,凸顯蛋糕店的感覺。店主很高興可以為品牌注入新元素,小故事引起客人的興趣,提升消費者對沙度娜產品的感受。

自從社區文創資助計劃推出以來,澳門的設計師希望透過計劃為澳門的社區特色店出一分力。設計師區子欣及周凱倫負責張記製麵廠、檸檬車露意大利手拉雪糕、亞蘇廚房的設計工作。

張記製麵廠是澳門僅存設有門市的製麵廠。區子欣表示,該項目的工作包括設計新標誌、包裝及拍宣傳片,傳遞張記兩代人“同心同德”專注造麵的訊息。張記的優化在於突出“同心”,因此,標誌設計參考麵餅的形狀,與“心”字融為一體,別出心裁。

張記開店的出發點,純粹是父母為了孩子的生活安穩,以優質原材料,用心把麵條做好。現在傳承至第二代,父子兩代同心,續存張記優質造麵的專注,而這種情感貫穿了所有設計及宣傳品,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也讓老味道世代相傳。此外,區子欣亦協助整理門市的產品擺放,令店舖感覺更整齊美觀。

檸檬車露是澳門早前引入的意大利手拉雪糕店,當時老闆娘與丈夫很喜歡吃雪糕,經常去品嚐不同的雪糕產品,後來希望將口味清新且較健康的雪糕產品帶到澳門,便開設了檸檬車露。可以說,檸檬車露滿載了店主的浪漫回憶。

區子欣表示,設計以清新浪漫色彩為主調,吸引顧客注意品牌故事,亦將產品視覺化做推介;店面的裝飾更具吸引力,重新設計產品的說明牌,風格清新,清晰展示產品內容,務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帶出檸檬車露產品的差異化。

在澳門開設了12間店的亞蘇廚房,出品的泰越地道菜式廣為人知,但成功背後,是店主隻身到澳、經歷人生低潮的創業奮鬥故事。設計師進行項目設計時,突出亞蘇的品牌故事,優化設計原先標誌上的“一團火”,新標誌的火團裡,窺見店主的笑面,增加了識別度,並展露亞蘇積極人生、為家人而努力的個性。

此外,店內設計也融入了品牌個性,一幅以世界地圖作裝飾的形象牆,表達亞蘇希望能供應環球美食的發展目標,還有四幅亞蘇公仔的插圖,闡述亞蘇的奮鬥故事,鼓勵青年人要勇往直前、敢於挑戰。設計師還協助亞蘇改善工作流程,令顧客獲得更好的服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