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产业基金和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合办的“特为时装设计行业之文化产业基金资助申请”讲解会星期六(一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时半假成衣技术汇点演讲厅举行。由文化产业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朱妙丽和文化产业基金代表欧阳凯明主讲。文化局代厅长何鸿斌,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时装及形象委员会委员冯文滔、高级经理关治平等出席。
朱妙丽和欧阳凯明分别介绍文产基金的目的、资助方式、申请程序及成功申请後的後续工作。朱妙丽表示,去年文化产业基金举办多场活动,让不同范畴的文创业界了解文产基金的情况。从过去的监察报告可看到,业界在项目开展已取得一定成绩,有意利用贷款把业务拓展至更多地方。
她指出,一四至一六年,文产基金共资助十八个时装设计相关的一般商业项目,通过率为58%,免息贷款资助金额约占七成,其余为项目补贴。时装设计项目除衣服,还包括皮具、手袋等,进展不错,部分项目已到泰国、韩国、台湾地区发展。时装设计在设计行业的发展时间较长,越来越多时装业界不仅在澳门开设实体店,更会尝试用不同渠道,如互联网在大中华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基金鼓励他们扩大设计项目,到其他地方销售。
文化产业基金去年接受六十三个申请,其中四十二个项目经评审,通过二十个,资助金额约三千三百万元,当中免息贷款约占四至五成。
关治平致词表示,要推动发展,资源投入是少不了的催化剂。因为无论多好的设计,首先要让公众看到,要有样板示范,才可吸引众人目光,成为焦点。当设计师或企业的服装受到欣赏时,便要做好营销及扩大生产量,才可令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设计产品,设计师才有机会在业界站稳扬名。若可善用到政策上的扶持资助,业界就有更大信心在市场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