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社区特色文创的打造》
主讲嘉宾:文化产业基金行政委员会梁庆庭主席
主持人:理工学院艺术高等院校徐秀菊校长
地点:澳门理工学院假汇智楼演讲厅
时间:2016年10月25日
徐秀菊校长: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可以请到文化产业基金行政委员会梁庆庭主席来到澳门理工学院跟大家分享以《社区特色文创的打造》为题的内容,同时也请梁主席介绍一下澳门文化产业基金的一些工作。今天他的两位行政委员,朱妙丽委员,还有穆欣欣委员也来到我们的学校,所以我觉得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现在我们有请我们理工学院副院长,严肇基副院长帮我们致送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必须要说明一下,这份礼物是我们艺术学校老师的作品,他亲手打做,也是希望一个文创落地的概念,那现在有请我们副院长,有请梁主席。(00:37:00)
(拍照时间…)
徐秀菊校长:好,大家好,刚刚我已经预告了主题,今天我们要谈这个社区文创,在谈社区文创之前,我想问一下同学,我刚才介绍梁主席的时候,我说他是甚麽委员会的主席?哗,好聪明哦,哗,不错很好,有认真听。等一下我也希望大家认真听,也希望大家能反馈。其实文化产业基金,应该是文化产业基金要把基金念出来,他过去是文化产业委员会的副主席,现在是文化产业基金的主席。一直以来,我想澳门文化产业这个部分,梁主席真的是用心良苦,从早期文产委员这个副主席就厘定了这个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框架,那现在到文化产业基金,我想第一个问题先抛出这个,就产业委员会还有文化产业基金是两个不同的机构,那待会我让梁主席先简介一下,介绍一下这两个的不同点,因为我们的年青小伙子对澳门的一些组织、政府的政策还没那麽熟悉, 我想从这边开始,因为您本身担任过这两个主要的职务,也知道这两个最大的一个分别,然後待会我们再谈这个社区文创,认识这两个组织後,未来学生们也有一个支持的力道,有请主席。(05:33:00)
梁庆庭主席:各位同学下午好,首先多谢理工,特别是校长这个邀请,之前校长说我们有个沙龙想邀请我来,我说聊天我很乐意也没问题,她说就好像聊天一样,那聊什麽内容,因为我知道上一次陈炳辉副局长就跟大家说了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我说不如大家交换下意见,聊一下关於特色文创的打造吧,刚刚校长就提到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委员会或者是陈炳辉副局长──他之前是文化局文创厅的厅长,这三个部门其实是怎样区分?因为澳门在这方面算是刚刚开始,大家都知道澳门是以博彩业为主的,主力都是博彩业,但过一段时间後大家都问澳门有没有条件开发其他的产业呢!因为大家都担心你的经济体系太单一,如果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上,篮子一破,那该怎麽办?所以呢,其实社会上一直都说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发展一下澳门本身另外的一些产业。澳门在博彩之前其实并不是这麽单一的,那应该是大家都还没出世的时候,约半个世纪或者再久一点的时期,澳门可能还有一些工业,有造香,有造火柴,有造炮竹,炮竹大家暂时知道的还有一间,那间叫什麽名字?益隆炮竹厂,对吧!在益隆之前还有很多,光远、广兴泰、谦源、谦信等等,有很多间,澳门地区也有,当时的博彩并不是主力,但社会一路发展转变,尤其在回归之後博彩业的开放,说实话,高速地发展,你看现在博彩业占据了我们整个收入里面很高的位置,那我们也不可以说不要发展博彩,因为经济发展他本身有一个自己的规律,政府当时也给予一些政策,但在这个基础里面,其实包括了国家,包括了澳门,大家都在讨论澳门有什麽产业能够发展起来?当时文化产业是其中一个部分,所以政府一零年的时间就首先在文化局下面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厅,在5月时成立了文化产业委员会,但在成立委员会前,其实是要考虑很多的,不是突然做梦说我要成立一个委员会,就去做的事。其实这构思已经醖酿了多年,大家觉得要做这件事,那该怎麽做?政府下定决心之际,就组织了这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就集合了社会上有关文化创意的业界,包括了我们一些学界,在这方面的专业人士等大家共同研究澳门在文化产业方面到底要怎样做?文化产业委员会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当时是由社会文化司张裕司长去领军,听取大家的意见。而现在的社会文化司司长是谭俊荣司长。我当时是行政会成员亦被委任为这个委员会的副主席,当时大家研究後,也委托了包括北京、香港及台湾地区3个高等院校共同一起研究澳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怎样做,当时有很多的意见,其中一个包括了建议应设立一个政府的基金去支持及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处於初步的阶段就要像带小孩一样,你不帮他一把,不扶持他一把,随他跌跌撞撞,这样不好的。我们可以适当地给予一点扶持,在这个情况下就设立了澳门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基金在2013年的11月份成立,换句话说就是文化产业委员会经过了集思广益及一些研究後,我们的政府就设立了一个基金,并拨出了两亿作为基金的起动资金,在这情况下我亦被委任为这个基金的首任主席。今天与我一起出席的有基金的行政委员会两位同事朱小姐以及穆小姐,基本上面基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面做,做什麽呢,主要来说就是希望通过政府的一些资金扶持,那扶持什麽?扶持我们一些企业,协助我们企业一把,让他们走得更稳,更好,以至走得成功。现在文化产业委员会已进入了第六年,很高兴,这次文化产业委员会委任了校长作为这个委员会的副主席,这个委员会主要是做政策的,那就是说筹划澳门特区未来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在这里听取政府的,听取业界的,听取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去提出意见、集思广益,让政府作出决策。这是一个谘询组织,他没有决定权,但他有责任对文产政策提出意见。我在第一次与校长碰面的时间大家都聊得很开,理由就在於台湾地区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他们与整个社区做了良好的结合,这段时间我记得与校长有多次接触都是站在望德堂区的街头上聊天,校长到望德堂的时候,觉得望德堂很亲切,因为该区拥有社区的感觉,而且看出它有这个价值及动力,其实在这里面的特色社区,或者是社区的特色文创,我觉得这个概念我们大家都不谋而合,但是这个是否应该成为我们澳门文化产业重要的政策方向呢?我们仍在探讨研究当中,所以今日藉此机会大家可以聊一下,亦听一下我们各位在这方面的建议,大体上我尝试,因为我讲话有时会很唠叨,说话不够精简,但就用了我最精简的语言去介绍文化产业委员会,文化产业基金还有今天的议题,还有我们这次聚会的缘起以及前路。(14:41:00)
徐秀菊校长:谢谢,谢谢主席,好像帮同学上了一课,对不对?回去要是哪个老师考试,甚麽是文化产业委员会,文化产业基金,然後他们的工作,还有就是协助和扶持的那个对象是甚麽,可能真的大家要了解一下,一个是政策的发展,一个是跟大家很有关系,将来你们毕业,真的我觉得设计,艺术,音乐都可以去发展文创,然後当你需要第一桶金去发展的时候,你只要有好的idea,澳门政府真的很支持大家去发展这个文创,发展我们多元产业的一个概念,那今天主席来这,题目是主席特别订下的,社区文创,我们为甚麽要讲社区文创呢,我在想其实主席从望德堂区这个我们很有感觉,很亲切,就是自己家里的一部分,我想同学在学校里走出去就是社区的一部分,那一个地方不同的社区应该有它不同的特色,我们就想请梁主席给我们分析,您认为的一个社区文创,你感觉的一个社区文创应该是要怎麽做,也许我们可以跟大家谈一下,因为您一直以来其实我记得早年您跟我提到,以前您还骑车到路环,其实路环也是非常有特色,一个路环,一个望德堂,就从这一个岛连到另外一个岛,您可以走到。真的,我想澳门大小事情都应该要问您哦,最有记忆的这个宝典在您这里呀。(16:31:00)
梁庆庭主席:这个题目我们应该要先讲望德堂。这里有没有那位曾经去过望德堂?可以举一举手吗?那并不算多!因为上一次我来参加你们理工举办的荔枝碗活动,那个夏令营,接着我就问同学并了解到当中原来很多都是第一次去那个地方,其实很多同学都是在澳门出生长大,或者在澳门的时间都比较长,但是很多时候有像这样的城区却很少会去,但为什麽你们会去呢?有那个曾到访过荔枝碗? 荔枝碗,(徐校长:暑假有参加camp…),荔枝碗,那个路环造船的地方,喔,还是有的,我想问这位同学,其实你是因为什麽原因而去荔枝碗? 对,这位男同学,很壮的那位。(男同学:那边有…) 手打咖啡? (很壮的男同学:对,还有那里都快要被清拆) 所以去凭吊一下吗? (很壮的男同学:对…) 好吧,开始前我在台下与同学聊天,其中有位同学告诉我他住筷子基,然後我问筷子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麽?另一位同学说他住高士德,那高士德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又是什麽? (同学:沙冰…) 高士德沙冰哪里最好吃? (同学:M记) M记… 对呀,之前就说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所以有些东西我们会特别记得。好像校长经常说我们有一份感情在这,有一个文化认同,有一个身份认同,同学你们在若干年之後,你们聚首一堂,继续讲校园的生活,可能大学的生活会说一下,但是很多时候,会讲小学的时间,你们是怎样过的?若干年之後你们也是这样,为什麽?因为他有一份浓浓的情在你心里,其实社区,刚刚我跟大家聊天,我就在问这事情,你印象最深的事,当然筷子基你出生的年代,那对筷子状的路都已经拆了,那何来筷子呢?很奇怪,为什麽还叫筷子基,我们不会明白,对不对?荔枝碗其实并没有荔枝,可能龙眼会多一点,荔枝不多,但是为什麽?这个名就是一个记忆,一个故事,对吗?但这些记忆及故事又与我们有什麽关系?大家结束了夏令营培训後,你们创造出来的这些产品,既是你本身自己的思维,但也是把你对荔枝碗的感觉、你所喜欢的事物,表达出来。如果一个作品,一个产品,创作的那个人都不欣赏,你又怎样可以让其他人去欣赏该作品,甚至乎用钱去购买它们呢!我觉得不可能。所以他必须在里面与我们进行互动,所以我们在最後学校的时间会注意到,我们的校长、主任、老师或者我们的导师会与大家一起走到生活里面,会用这种方法。所以社区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因为社区里面一定有我们一个难以忘怀的记忆,有一份浓浓的情,这份情我觉得是一个创作当中很重要的因素,所以社区他本身是有无限的动力。看一下李老师,我称呼他叫阿奋,阿奋哥,我记得他把兔仔全挂在筷子基宏某的大厦里。已经过了多少年了?现在青洲已经拆了,木屋没了,接下来,李老师他们在里面做了一点艺术活动,你说是凭吊也好,或者去记忆也好,有一点事物,或者有一些事物是会随着年月而消逝,但我们通过了我们的艺术,通过我们的摄影,通过我们的文学,去把他保留下来,其实有这个作用。青洲区现在没了,你再进入木屋,好好,你尝试过到里面拍蚊子,被蚊子咬到面目全非的时候,你可能会说早知道就穿一条牛仔裤进来,不穿裙子了。会是这样的一件事,所以我觉得,社区他本身,我觉得包括了在座各位,社区文创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创作源泉,而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出路,为什麽是一个出路?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底下,在我们自己努力底下,我们天份又特别高,哗!我们的作品一出去,在这获奖,在那也获奖,成为了一个明星,突然间成为一个红人。梦是可以这样做的,不过,说实话,这些机会是绝无仅有,绝大多数是要经过非常长久的耕耘、积累,才能够成功。那你想想我们来这的时间我们可以做点什麽?我们继续去创作,那你要不要维持生计?我还希望能够对养育我们的父母尽一份孝心,我们能够赚取一点钱可以对我们的父母给予一个感恩。但是我们现在做的创作,有人想要吗? 可以卖去哪呢? 甚至乎说创业,毕竟如果我们不喜欢这个东西,我们不会投入那麽多的精神时间去选择修读艺术、设计、创作;这个是很多年轻人的梦,过去那个年代,如果父母去让你念的话,不要说念大学,大学是很难的,你能够读到中学已经很好了,再远一点你能够读到小学已经很不错了,看我们这些老人家就知道。我曾於氹仔担任小学教师,氹仔坊众学校今年已经是金禧了。那时候我们到村里面,一进去门口,把门打开,中间放的就是那张小学毕业证书,是小学毕业证书啊!挂在木屋的中间,为什麽?我家里有人念完小学,我看到有位同学说,念完小学?念完小学又怎样? 念完小学对於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能够念到小学,特别是女孩,而且那麽多女孩不可能有能力念到大学,如果当时你是老大,家里会说当姐的就该懂事,让弟妹念吧,你念到四年级已经不错了,可以出去工作。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时代变了,现在不一样了。有什麽不同?谁都能念大学,因此我们就觉得很容易,我念完之後就可以成功,事情其实并不是这样,日後大家到社会工作就会知道,可不可以我参赛之後说,哗!我在这获得亚洲设计大奖,在南韩获得什麽什麽大奖,在哪获得其他的奖,然後就说我行了,我能一朝成名了。你可以这样想,但更多的是必须要磨练,我看到最近望德堂区,在街头巷里,有些人在画画,其实很早前理工的同学就在这里摆摊。因为没钱,在热天时就星期六抽一点时间去摆摊,如果不是这样,不可能。我们去到国外都会留意到,在广场里,晚上很宁静,自己一个琴,放在这就是这样,他们做什麽?他们很锺情、醉心於自己的艺术中,期望自己的梦想能够达成,他们很努力的去面对生活,去了解社区,所以我们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尽管你们大家现在去望德堂,有些人会觉得,外墙布满艺术气氛,但车辆还是乱停,另外,屈指一算,文创店就只有4、5间,对不对? 现在虽然有好一点,但还是不够,人流不足,但我记得在这里摆摊的同学、艺术家、以及最近的一些音乐人,他们就是利用自己的工余或业余时间,一路坚持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或者是志向,以至个人的理想,他们就在这日晒雨淋,在斜路旁边抱着坐,你试一下坐两小时,你会觉得很辛苦,因为它不是平的,是斜的。你坐在这种环境两个小时,你可以去感受一下,但是正正是这样的话,我是在社区里面长大,所以我觉得是有价值的。从个人角度我觉得,社区特色的文创,是我们很多人能够在这里吸收营养,可以在这里有所发展,有些人说我不做街头卖唱,结果我们在街头里办了一个广场文化,澳门的一些歌手在这里的街头唱,香港有些公司负责人觉得不错,就开始倾谈合作,然後他就能去香港进行相关方面的演唱,这里是有很多历练的机会,还有很多可能性。那我觉得这个是我其中一个建议,就是为什麽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政策方向。在我们众多的年轻人中,你们吸纳了养分、成长,发展的一个场所及空间,我们应该发展这个场所及空间,而这个空间不要全部都是外国的名牌,全部都名牌化,很多时候,所有的城巿都是一样,千城一面,你去到任何一个城巿,你都不想走了,你走进这个社区,LV、什麽什麽的,再不然就是某某牌子的杏仁饼,或者是手信,这种东西,那些只懂拿着剪刀在门口招客的商店。你到那都是这样,你就不会喜欢,你还会有兴趣再逛另一个社区吗?我觉得你没有,基於这样,我觉得是需要有另外一个角度的看法。从社会角度去说,我第一个就会觉得,社区里面是真的能给予我们灵感,能给予我们在这方面成长中需要的历练以至相关的空间。现在澳门本身的发展都需要特色的社区,否则我干麻还要来澳门呢!(30:59:00)
徐秀菊校长:真的,谢谢主席,其实主席谈话的内容大家都可以看到主席给我一个浓浓的情感,对这个对本土的一个情感,其实我们回头来看,当你们到一个地方,听到那个地方讲到甚麽故事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去看那个地方,或者那个地方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你会不会想带一样含有故事意思的东西回去跟人家分享,说你去过那个地方,看到甚麽东西。这就是文创,我们说是这里的一个产品,我们就回头来看,其实像澳门不太大,可以发现刚才主席谈的内容会在我们脑子里面一直出现情景,不管是望德堂或刚才讲的, 甚至讲到荔枝碗,还跟同学讲的手打咖啡,同学突然觉得,这个我去过,有那样的经验,所以世上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经验的交流,还有一种很直接的这种情感,说实在,我觉得澳门不太大,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的,可是我们在这种相互的,我们真的在这些饮食或者我们在使用的一些东西上面可能都是import,都是从外面进来的,那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可以建立甚麽品牌呢? 回想主席刚才讲的话,我觉得就是你的在地情感,能不能拿出来? 在社区里面跟大家分享,实际上,主席刚才讲了很多个社区,我们可以再来请教主席,现在您也可以看到澳门真的有好多好多的特色点,包括之前您做的,您在带领的这个望德堂区,然後现在您也看到甚至我们这个望厦区,您也看到望厦也有它的一个特点,甚至这个荔枝碗,还有很多很多地方,其实应该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故事,甚至西潮社区,我觉得澳门真的太多,真的太多太多可以说故事的地方,也可以太多太多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这些经验和对未来的想法。(33:14:00)
梁庆庭主席:好呀,或者从第二个角度讲起,有没有人去过新桥永乐一带的天光墟,有吗? 可以帮忙看一下有没有吗?(徐校长:我问一下) 好,你问一问。(徐校长:现在,如果) 天光墟,在莲溪庙与永乐一带,有吗? 有谁去过,举一下手,123都有耶。(徐校长:能够讲得越完整,待会能够有礼物) 为什麽,我想问这个同学,为什麽会是手打咖啡? 因为他总会有一点东西让你记得你就会去尝试。我去了,朋辈之间就产生话题了你去过了吗?还没去过就去看看吧!我儿子与媳妇带了我两个孙子去日本旅行,坐了一到两个小时的交通工具,还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就为了去吃一碗拉面,那时外面的气温就只有4度左右,在外面站了一个多小时,我说你还可以接受,但我孙子要在这站那麽久,我其实不太开心。(笑声),但是他们会觉得在等候拉面的时候很有感觉。其实刚刚校长说了,澳门每个地方,不同的社区当中都会有些让人记得的事,所以我从刚刚社区的角度,从你们个人发展来说,社区经济的本身是让我们能够创造机会的地方,因为现在有很多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能去那里呢?他们创业,有些想做甜品、有些做手作的,我要在新马路租铺位吗?你知道需要多少钱吗?你无可能去负担那麽昂贵的租金,但在一些旧城区,我们留意到,以前青草街很安静,现在你会发现多了很多小店,为什麽那麽多年轻人在这里开始他们的第一步?他会在城区里面,找一个他生活的地方、很亲切、也跟他们的父母好,或者他家里人会支持,或者是找他认识的人租这些地方给他,这样就能较轻松的开展他们的第一步。根据我们的了解,不同的社区,烂鬼楼、新桥、高士德旁的横街,之前那里都没有开店,但现在那里陆陆续续开了不同的店,为什麽?因为澳门经济的高度发展,店铺租金太高,我们很多企业无法能够在这种商业区里面生存,特别是人流比较多的商业区,很多朋友希望政府应该多举办展销活动,让他们有发挥的空间。例如工厂大厦、增设销售点等,大家都有各种想法,但是这样就足够了吗?市民、旅客就会去吗? 还是可以像台湾地区夜巿一样,自自然然会慢慢形成呢?就像现在的新桥,莲溪庙前地。可能有人去买过他们家的柴鱼花生粥,我小时候也是吃他们家的粥,现在我年纪当然不小了,但还是会去走一下。另一个很有名的是一个残疾人士做的鸡丝翅,他做得好好的,现在还不止一个摊贩,变成了两个。那里还有大排档等。其实,这个是几十年自然会形成的社会,而我们众多的朋友其实已经在各个社区当中植了根,尽管这些店舖开在这里,其实生意也不多,他们去外面打工,或进娱乐场工作,收入一定比开店赚得多,但我们很多的青年朋友,他们愿意,乐意在自己的理想当中去继续打拼。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这一切社区都能协助他们,为他们遮风档雨,提供了适当的空间,可以有少少舒缓的时间,因为这里的店铺租金,以及其他的社区环境,能令他们可以有一个生存空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这个社区组织,我们会推动像联兴的艺文社区,或者提供了类似望德堂的展示空间,我们也曾提供了一个空间给理工的同学,在那里做创业,又或者政府现在有很多平台,提供了适当的工作空间,让我们新的创业者去尝试,但必须要面对巿场,社区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有特色的产品也很重要,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是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说,如果澳门地方那麽小,有人说能否像香港一样建一个迪士尼公园?或者建一个像国内的大型主题公园,我们要从那里找到土地?尽管我们多了85平方公里的海域管理,但都是不可能的。现在住屋是我们首要解决的城巿问题,两者之者怎样取得平衡?但是我一直觉得澳门本身就是一个主题公园,这个主题公园不需要重新去填海造地,我们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当我讲三盏灯,你会觉得你去那做什麽?你肯定想找东南亚美食,你去烂鬼楼,你就会知道我想找二手的东西,对吗?你不会去新马路找烂鬼楼的二手东西,所以其实每个城区包括了望厦,我当时跟李老师在婆仔屋第一次认识时,他是负责那个艺术表演活动,当时我在那看到一个艺术表演,它是一种舞蹈,在地上滚来滚去,滚了差不多8分钟,我站在那里,我尝试去理解这是甚麽,它的音乐很慢,表演者在地上滚来滚去 (笑),但是确确实实,艺术的东西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可能少数艺术同样有它的价值,但就是那些愿意坚持在那方面发展的朋友去继续推动相关的工作。好像望厦,在记忆里就会想起观音堂,观音堂让我想起中美望厦条约,对吗?我前天去参加林则徐纪念馆活动,它是建在莲峰庙里的,当时林则徐在澳门的时间就是把莲峰庙当行宫,进行禁烟活动。附近还有牛房,牛房是真的有牛啊!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前真的有牛,我们以前看到牛的时间,牛是往那里走?牛是从现在大概国际酒店附近的船下来後,沿提督马路走到牛房,是用走的,因为当时没有车的。幸好现在的牛房还有保留,旁边还有一间狗房,像这一种建筑物,包括了望厦山的炮台或者是现在政府说要发展的8间葡式建筑物。整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在这里不应该发展成东南亚美食,但他自然会形成一个社区的文化。望厦的人会认定某些事、路环的人会认定他们的一些事、氹仔的人会认定他们的一些事、所以如果这样说,有一个社区认同的话,每个社区都有一些特点,每个社区都能发展成我们创作的泉源,而这些作品是澳门独有的。而不是处处都可以买到的,当你在这里买了一样东西,别人问你去那边买了什麽?鸡仔饼!可以,那鸡仔饼最有名是那一间?氹仔那一间!那间店很多人在排队,别人一看那麽多人在排队,等着店家慢慢去包装那些饼。这个造成别人的记忆,你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些手信很好,为什麽?因为你带回去一个很独特的产品,一份与澳门结缘的文化。如果说澳门作为一个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是以步行为主,我们让我们的游客不仅仅去大三巴前拍张照片,然後去下面买两盒名产,然後就回家的话,你如何能让游客进入社区?然後再走进第二个区! 当如果他知道莲溪庙附近的夜市很有趣,他就会等到晚上走去那边。早上他会觉得去到观音堂那边很有特色,再上去望厦山,并沿路绕一圈回去莲峰庙时,当这样时,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打造是与我们的产品有关。凭什麽?文化产业可以拍一出很轰动的电影,一卖座十亿元人民币,这又怎样?电影拍了,那又如何!那间电影公司拍得好,明星演得好,但我们被训练出来的人只是出了一个大明星、一个名导演,其实众多不同类别的艺术、设计各方面的东西都可以透过我们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但这种定位我们又应该怎样去打造才行?所以我觉得应从政府、社会的需要来说,而不仅仅从我们成长的需要。从社会需要来说都有我们自己的产品,澳门凭什麽可以说澳门有赌场,但赌场无法覆盖澳门整个城区,因为有些是搬不走的。我们在澳门可以看到有中西式的庙宇、有独特的建筑、还有老号名店;看完後又能怎样?这里就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这些空间外来人也可以做,不只是澳门人才能做的。外来人同样可以把我们这些文化变得又好,但当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时,我们对本土文化较为熟悉,应该要不害怕竞争,与其他希望把本澳文化故事演变成产品的外来者一起努力,但作为澳门人要有一份承担,我们也要有一份自信、感情;我们自己澳门人能做得更好。而不是不给外来者进来,而是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因为时间不会等人,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打造,我们也希望能积极往前推进。为什麽我会提出这说法?我从两方面说起:一是青年朋友你们的成长,以及作为一个文创人对澳门发展的需要。澳门的社区特色文创是一个很大的舞台,你们在舞台上喜欢跳芭蕾舞、唱京剧、唱粤曲或者现代舞都不要紧,只要是你们的专长就行了,你们就好好充分的利用这个舞台,作出色的表演。但同样特区政府要发展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博彩已经是很有名了,而充分利用我们丰富的文化,以及那麽多的故事是很好的原材料。但这些故事是需要高手,好的原材料也要有好的厨师才能成佳肴呈现在世人眼前,也呈现在我们大家的眼前。让我们的家长、父母去品嚐这些良好的出品。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要打造澳门特色的社区才能打造澳门特色的旅游休闲城市的个性,除了要有原本的硬件外,必须要有我们文创的内容在内,而这一部分是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的。但如何去打造,我想在讨论的环节听一下大家的意见!你们会觉得我们可以如何打造?大学里可以如何协助推动?我们个人在这里面有什麽建议,甚至是建议政府除了现行的文创基金,还能做什麽?文创基金针对的是企业,不管你是否在学,只要你符合法定年龄申请公司,并有自己的计划书,就可以向文化产业基金申请资助。当通过评委的审批,我们将会给予大力的支持,希望能够大家成功。这点来说是很清楚的。下一个环节希望听一下大家的见解,第一部份我说为什麽我会选择社区文创或者是社区特色文创或特色文创社区,我总的来说是区区有特色,澳门是一个大的主题公园,而这个主题公园是很需要澳门人,包括在外面的所有朋友一起去打造的。(50:40:00)
徐秀菊校长:谢谢主席。主席真的非常积极的。我想他真的很希望用他的诚意去打动各位,告诉各位你们只要踩得到那块土地,是你最真实那一块土地,因为你踩着代表它真的存在,那个存在感是什麽?那是一个情感!那是你所认知的东西,你如果去探索那一块土地,知道更多,然後再把它转换出来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文化其实在城市里面要讲文创的时候,我们在讲文化公民,到底我们够不够文化公民。是不是有文化社会、文化事业?再来才是文化产业。那刚才讲的澳门的文化资源真的很棒,可是未来我们如何打造我们的环境,当然还要靠各位的创新创意。文创这个东西能够出来真的要靠各位年青人,你们立在今天这块土地,光看过去的历史,创造未来。真的只有靠你们,生活美学就在我们生活的周遭,生活美学也真的要靠我们每一份子,各位你们都是艺术学校的一份子,出去不去打造生活美学要干什麽?当然一定是靠你们,你们是未来的种子,你们是梁主席心目中的希望,那也是我邀请他,他一句话就说好,没问题,没犹豫过,他就是希望培育他心目中的种子。
梁庆庭主席:我希望我做不到的事能由你们来做。(52:30:00)
徐秀菊校长:其实我常说传承与创新,这是我明天要到澳大的演讲,传承是学习前人的智慧,今天以前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创新就是我们的舞台,而你们就是文创的栋梁,所以在下一个环节,梁主席刚刚也说很希望各位能提出问题,也可以把你的想法提出来,你觉得社区文创你现在观察到那些社区,你觉得可以做什麽?可是你需要什麽人的帮助?你也可以提出来,这里有老师,还有基金会的主席,还有行政委员!我想这都是在培养我们去搭这个桥梁,有梦最美,做梦要踏实,我想我们开放这个环节让同学来发问。(53:48:00)
同学1:从我大一开始就已经听到文创,但当时是说我会给你一个地方,作为一个平台让你们去做文创,但现在而言,作为文创,我觉得现在是需要一些企业与创业者两个之间要有互动,才能作先锋去带领後辈。现在其实有没有像这一种的帮助?不只是钱、空间;而是实际上去解决他们并不了解的问题。(55:33:00)
徐秀菊校长:我觉得她的问题问得很好,很到位,有请主席回答。
梁庆庭主席:你现在有工作室吗?(同学1:有,在建兴龙)非常好,其实现在朋友的创业概念比以前强很多,也把创业本身视为一种学习机会,因为过程中除了在课堂学知识外,在实践或生活当中的过程中是很好的积累。所以有时候年宵市场大家可以去看看,听到有人说我们忙了一团,幸好不用亏,还可以分钱。我们做了5天,赚了300元,但所有同学都很开心,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不是纯粹看赚了多少钱。其实刚刚的问题如校长所说很到位,而事实上在文化产业委员会讨论的开始确定了,业界已经讨论过,基金是政府的一个部门,从13年开始成立至今,我们总共资助了大概1.4亿,这里大概有不到100个企业,当中包括9个服务平台,那就像你刚刚所说的,例如有一个设计中心在黑沙湾,那里有超过25个以上的工作间,这里以较低的租金开放给年青人去进行创业的开始。但这只属开始,也许你会说有企业家就更好了。没错,昨天与高等院校开会并参加了不少毕业展。前一阵子有企业於氹仔举办了各院校的毕业联展,同时更邀请了其他国家地区的人来参展?现场有几十位企业家观展,有些更直接签约合作。其实我们年青人很幸运,现在有那麽多空间、人脉、政府、业界去创造更多的条件给我们,但作为一个创业者,他不是在等一个机会,而是需要去争取去创造一些机会。最近有些本土电影参加了外界的电影展,并获得奖项。这不是别人帮他去参展的,那是那些电影工作者努力拍摄後,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那里有机会能让自己去参赛参展。当然澳门也不错,因为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在婆仔屋协助了20多位设计师举办了一个活动,当时一个活动的经费大约30多万,但我从来没做过一个活动可以有30多万那麽多,这差不多是整年的预算了,但结束後大家都觉得很值得,很开心,并为设计师印制了很多的宣传资料,之後又怎样?澳门是一个很温情的地方,很多热心人创造很多的条件,但我觉得要鼓励一句就是我们年青人在这方面要自强不息。我们前一代例如当厂商的朋友,你知道去北欧的路有多远,不是像现在坐飞机的,车、船、飞机,只算交通就花了5天时间。千里迢迢就是去拿一些订单回澳门制造,那些订单并不会自己送上门要求你替他们做的。现在我觉得有需要鼓励我们各位,在社区中遇到艰难困苦,如果你只靠别人送上门去找你合作,我相信你成功的机会很低,但作为政府是千方百计去创造一些机会让你们与企业家去接洽。所以澳门通过了活力澳门周、MIF以及一系列的措施去提高空间给予年青的创业者。这两个部分有其利弊,好处是条件方便、优越;坏的地方是一定程度让我们自己,特别是年青人在创业方面的抗役能力及毅力不足。就刚刚同学所提及,现在政府已经有这些空间存在,所以这个问题校长也觉得很适当,是很需要的。这在发展初期扶一把是必须的,但如果到了22岁遇到困难还跟妈妈撒娇,那就真的有点可笑。那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觉得大家要有自强不息的能力才可以有成功。大家可以看到社会上很多有钱的成功人士,他们在20几年前的生活也是很困苦的,而这也是事实。所以我觉得成功背後都是需要付出的。而现在澳门各方面的条件相对来说都是不错的,当然我们不会故意制造多点困难让你们去磨练,不可能是这样的。包括你刚刚提出来的情况,其实现在的政府及业界都已经在进行中,我们1.4亿的资助金里就大概有超过5000万是用作支持服务平台,包括有音乐、2个时装、设计、展销、综合服务、出版、电影发行刚成立。电影发行在澳门来说是新项目,不可能立即成功,因为澳门看电影的人不多,澳门本身也没有电影发行的产品,要发行到外地也没办法。但就这一方面,市场没办法做到的,政府包括我们的基金就会当仁不让地去做,但把这个当成企业,一定要靠企业家,也就是在座各位。(01:04:55)
徐秀菊校长:其实主席也回答得很清楚,这个平台是各位同学未来可以好好利用的部分,我想跟同学分享一下,其实现在世界上别人觉得最创新的人才要找创新的人才,创新的员工会去那里找?以色列!为什麽?因为他们的人才有子弹精神。什麽叫子弹精神?只要我有创新创意,我就要去敲门,告诉别人我有什麽好东西,告诉别人我的创新创意能创造产值,并为你的公司带来更多其他的东西,藉以请求协助。其实同学,你们就是少了一点子弹精神,还有少了PASSTION(热情),什麽PASSION?就是对这块土地的PASSION。真的,你真的需要有热情、有子弹精神,然後你再把你的创意拿出来,我想很多工作的老板就真的想要你。所以现在政府铺了那麽多个平台,就是想把平台当左右手去辅导文创的创业者(有Idea的人)。也许大家对这个平台还不太熟悉,未来你们可以到基金的网页去看看有那些平台。实际上这些平台也常常来找我们学校的老师或主任做一些协助和连结。你们现在去最多的应该就是设计中心,刚才同学的问题非常的好,我们大家也给她一点掌声。(01:06:39)
大四的杜俊伟同学:澳门是一个晚上十分无聊的地方,除了吃及酒吧外,基本上就没有地方可以去玩了。所以刚刚提到台湾地区的夜市,由政府提供场地,小贩慢慢聚集,形成了一个夜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澳门的小贩牌照好像取消了,不能申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惜的地方。以前的小贩去五金店买材料自己就弄了一台很便宜又很方便的小贩车出来做生意,这样就能产生不同的东西出来,那是好事。如果现在小贩牌取消了,可否划分一些新的地区出来。我觉得十月初五街怀旧老街的地方不足,那里可以扩大地方,让其他摊贩也可以参加,不指有现在的烧烤而已。这是我的建议。(01:08:40)
梁庆庭主席:我刚刚尝试找了一些资料,像台湾地区,校园区外就是夜市,很多都是从这里开始发展起来的,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月初五街现在已经不止有烧烤了,还有琴艺表演,尽管只有一摊,我觉得已经不错了。最近大家有注意到在康公庙前地,现在多了传统的舞狮赏识会,这个活动已办了一年多,你或许会觉得没什麽特别,但这是文化的一种。该如何欣赏一些传统的狮艺?那是需要有人把这个故事说好,向别人解释清楚。现在每两个星期六晚上8点至9点已经在康公庙前面作讲解。另一个是南湾雅文湖畔,稍後会进行招商,相信政府会在里面创造一些条件,因为政府拥有空间,例如南湾雅文湖畔内的商舖都是政府的,这些空间如果发展好了,有其好处。其实若干年前,这里曾有摆摊,也有一些城市空间,据我所知,我在新桥长大,新桥曾经有一个青年市集做过一个试验,暑假期间停了一下,现在已经重新再开始,很多的青年朋友或手作人都选择了永乐戏院旁边那个花园中间开始教一下画脸谱、冲茶等等试验。因为他有上盖,如果在庙外面,一下雨就不能营业了。所以,如果能创建更多像这类型的空间,本地人可以自己或带小孩一起去逛。这样创意人有销售的机会,居民生活有改善,游客也会喜欢。所以这位同学提到的是现在业界在努力当中的事,因为有部份是我已经有所了解的,你刚提到我部分有些已经在进行中,但在过程中,好像会遇了一点阻碍。对的,一转眼就很多年了,但我们需要有一点毅力、一点坚持。(01:11:55)
徐秀菊校长:谢谢主席及这位同学的提问。事实上我们都希望营造每个社区不同的特色。这个部分刚才主席说的,其实现在都在进行中,同学有去过了吗?很多同学还不知道!你们下学期大概1月份应该会有你们的档期,现在的视觉艺术课程都会在这里办,那边有艺廊、咖啡厅(咖啡厅是由旅游学院营运的)、还有一些文创。我想主席在这里也很努力的去推荐一些空间,希望让文创业界去使用。当然,刚刚也说了现在的望德堂区也是得到主席的帮忙,让我们有一个小舖是我们视觉艺术课程以及设计课程的同学共同经营。这小舖已经营了3年了,而这3年的租金都是望德堂区这个社区的组织机构去协助 ,无非是希望增加这个小区的文创氛围。所以今天讲说社区里的每一分子都是一个点,那我们要造成这个社区的美学氛围,而这个美学氛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喝一杯咖啡,看一个展览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买个文创的产品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最本土的东西就是最国际的。当国际人士看到澳门人生活怎麽那麽悠闲,澳门人是So pound of their culture,so pound of their community,其实真的是要自己先认同,这就是一种culture identity,也是我们说的文化认同。我想真的是从区域开始,每个空间、每个点、每个人。(01:14:04)
梁庆庭主席:刚刚同学说的小贩牌照问题大家不用担心,昨天如果你有注意文化产业委员会开会的时候提出在广场内容许有一个制度,现在暂时设定了有几个地方得到支持,各方的表演艺术工作者在遵守场地准则下可自由作出表演。虽然他们没有小贩牌照,但过去业界都作出了努力去组织。所以望德堂的空间是望德堂创意产业促进会向政府借用此场地,并提供此空间予我们的创意者大展拳脚。其实只要你们符合政府的相关规定,所有社团都可以申请。其实在这里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望德堂区是一部分。新桥的天光墟就在永乐戏院旁就被划分一格格,那里不是小贩牌照,而是我们社区组织向政府申请,获批准20多个摊,每个摊的收费如何。社区协助收取摊贩的租金再转交政府,而他们就不用做无牌小贩了。不用担心被赶,而是可以合法地使用这个地方,只需要给予一点资源给政府,而这个并不是小贩牌照。因为如果是发小贩牌照会比较麻烦,现在是以活动形式,我们作出了一点变动,亦提供了很多空间予文创的朋友,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大家可以多想办法。这是我想补充的资料。(01:16:14)
同学2:我想籍这次机会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刚听说了很多,本身从创作人以及年青人方面的政策,但我觉得整个社区文化不应只在创作人方面,如果本地的大众市民都无法欣赏到社区文化,那如何去推动?我觉得需要举办一些活动来提高大众市民的审美观,才能让新人去创造出新的物件,那他们才能跟其他人或游客说出物件的特色。我之前去台湾地区玩,曾在台北偏僻的面店里,向一位50多岁的老板请教那里有艺术方面的特色景点可以去参观,那位老板跟我讲了很多。但如果我在澳门询问面店的老板,他应该不会理我吧!他大概会说我不晓得,你可以去前面路口再问问。这就是重点,如果我创作了很漂亮的东西,但只有我们小圈子的人懂得欣赏,其他的人都不懂艺术,如果连路边扫地的阿姨也能告诉我们什麽叫艺术,那我觉得澳门社区整体的艺术已经提升,不用我们自己去多说。(01:18:26)
梁庆庭主席:那你有什麽建议?如何让大众对艺术这方面有所提升?
同学2:我觉得这个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你可以注意到台湾地区的艺术馆会有一些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并会在过程中对艺术品进行讲解,尽管小朋友听不太懂,但他们在这种氛围中长大,长大後他们可能会依稀记得曾听过父母说的这些话。很久前我去珠海的艺术馆也没看过这种情形出现,但最近我去了珠海富华里的展览馆,有看到家长跟小朋友讲解艺术的情景,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但两星期前我去了澳门的文化中心,进去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不要说是小朋友,就连家长也没有,只看到一个曾在艺墟碰见的人,相信他也是相关的艺术工作者 ,而不是大众平民百姓。(01:20:21)
梁庆庭主席:所以越来越精彩了。
徐秀菊校长:我想这也是要靠大家努力,以後你们也是家长。
同学3:刚刚前一位同学也说了只有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人才会去这种地方,我也深感体会。不管是设计中心、水坑尾的文创村或者是艺墟都像死城,尤其是文创村,里面有3层,工作者也有,但没有人流,那有什麽用?
徐秀菊校长:其实我们是要创新,让大家为我们的设计而疯狂!我们的设计,你们懂吗?这个是要带动的,我们不仅要设计东西,也是要引起别人对我们的关注,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美术馆还是那里确实人流很少。但我可以跟你们说,在20年前的“台湾博物馆”并没有那麽多家长,我前年带了设计以及视觉系同学去了台中博美馆,我记得吓一大跳,满满都是人,而且不是假日,都是家长带着小孩,我觉得那需要一点时间,但是这个社会氛围是谁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去告诉我们认识的家长、朋友,我们就顺便拉一下他们来看一下我们的设计展,其实我们的设计展也就只有开幕那几天很热闹,但後果就发现为什麽那麽少人来。我觉得我们的展览很棒,为什麽你们不来看?友人回答,我们不知道你们有展览。怎麽会不知道呢?现在你知道了,那我就拉过来。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想办法去影响人家,确实澳门资源很好,政府也很帮忙。同学常常跟我说,澳门是文化沙漠,我觉得一点都不是沙漠,走几步就有一个展览,你看东面有联合教科文组织、陆军俱乐部、艺术博物馆、议事亭前地等等都可以用走路的就去到。所以我去外面演讲,我都会pound of 澳门,就说我们只要两条腿就可以走到了。这真的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去影响别人,就说我们有很多文化可以看,确实现在真的有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展览厅包括我们的服务平台都需要人气。我们地方很小,别人都告诉我澳门都是街头街尾,大家都是穿同一条裤裆,我想这种精神你们比我还要清楚,但现在有这些平台你们都不去使用它,其实是很可惜的。不过我们也是检讨一下为什麽平台与同学间的距离有点远,我想基金可以在这方面再思考,怎样去辅导年青人,让他们可以走进来的力量。(01:24:13)
徐秀菊校长:还有2位同学
大一林珊珊同学:我是国内生,所以对刚刚说的社区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其他很多人对澳门的印象就是购物天地,什麽都很便宜。刚说的社区文化,我也很想去看看、去参观、去感受当地的文化。我在想会否能有一个软件或APPS,能把所有的社区文化上载到互联网,也许很多人对这方面都很感兴趣,我们去参观这些地方之前可以先了解背後的故事,当亲身到那里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气息。希望能透过这种软件让大家了解更多。(01:25:33)
梁庆庭主席:非常好的建议。
徐秀菊校长:其实政府现在已经有,我们有文创地图,它已经有用APP的软体,还有世遗景点也是用APP,有关世遗景点的文创产品在那里买到也是用APP。你的建议很好,将来APP也可以找到理工的展览。(01:26:04)
梁庆庭主席:文化局已经有这方面的资料,未来相信应该会再加强互联网+的合作模式,使其更便利。大家拿着手机就能了解所有事情,我想这是好的建议,而且还在不断丰富中。我想跟你们交换意见的理由就在这里,因为我们在这方面也是要不断努力,我们在文化消费即愿意付出金钱去购买文创商品。很多人说广东人管吃不管穿,吃再贵的也没问题,但买东西就要三思而行。这就是一个消费习惯,你看现在年青人在吃日本餐,两位的消费就已经不少了。但从我所了解,澳门经济在高速发展,政府也投放了很多有关体育、艺术等资源在中学、小学的教学用途,在澳门回归後,博彩业高速发展,尽管我们的GDP有所增加,薪资也上升不少,但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与我们的文化消费并不是同步,我们这一代的部分人并不觉得这很重要,我希望能用社区文化让他们知道这些文化都是我们的。荔枝碗是我们的、手打咖啡是我们的、在黑沙捕鱼文化所产生的产品是我们的、大家一起去宣传这些文化。我们不可以用责怪他们的态度 ,因为他们真的不懂什麽叫文化消费,他们会先忧虑衣食住行,正如校长所说政府在这方面必须有更大的投入,刚说了在教育政策上来说,很多学校中除了有应试教学还越来越重视其他方面的非应试全能教育,包括人的成长、艺术的成长。但现在这种状况是比较客观,也让我们有点心淡。也许与台湾地区的朋友说,他们会把他们的社区说得很好,但澳门却不怎麽样。尽管有人觉得澳门很差,但也是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我们作为这个家的一份子我们是有责任的,不是仅仅评论他的缺点,而是需要想办法去使它变好。政府的政策有责任,有人建议能用消费券或其他方面的办法吗?香港的着名导演高志森曾到访望德堂并与我们分享他的经验,他说澳门人口有60万,大概有文化消费习惯的人只有百分之5,经计算後他就知道澳门本地的文化消费人口有多少。台湾地区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台北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他们的消费群体不一样,所以现在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框架中,我们除了针对本地居民外,还有3千万的游客 ,但如何让他们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欣赏我们的产品?前几年,杯子上印有大三巴就说是澳门文化产品,刚开始时还是可以,但产品续渐失去其吸引力就没人会再来。以前国内游客来澳门最喜欢去佑汉消费,因为有便宜的衣服可买,然後会到十月初五街的小贩区,但现在那边已经没有小贩摊了,为什麽?因为他们卖的东西失去特色,尽管是国内游客,他们的消费模式也已经作出改变,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适应整个已经发展的社会,这就是现实情况,我们就共同为这现实一起努力。故在这过程中我们就一同提出建议吧!(01:32:04)
同学4: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我是住在天光墟附近的居民,我自己也满喜欢那里的社区环境,像天光墟早上会有人在摆摊,他们卖的不全是文化 ,有像中国古董、古画、古玩之物,他们也有自己的市场及目标客户。我想说去天光墟的人比去艺墟的还多,因为我早上路过时人多得需要左穿右插才能通行。我在想我们在办文创的时候融入这种社区是会破坏了他们原本的社区 ,还是应该要保持这种旧式的生活形态?(01:33:15)
梁庆庭主席:这正是我们在说的,如何去打造特色社区,你是想破坏他还是植根於他?或可充分利用原来已经沉淀了的社区文化?因为所有特色、传统是需要很长时间去沉淀的。如果改变了他的全部,那并不被欣赏了,但如果随他自然生存,不改变一下现有脏乱的环境也不行,这改变中需要进行打造,但这打造是需要市场以及投入者的能力及能量。新的朋友若较有学识或见识比较广的就更有条件去改造。我认识了校长後就请她牵线带望德堂创意产业促进会的人去台湾地区进行交流,由於我自己有事不能去,所以觉得很遗憾。尽管我们都很有热诚,但还是需要不断拓宽我们的认知,使我们正进行的工作有更大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也非常多谢你的包容,现在的年青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彼此间不同的文化、包容正是澳门社区的一个特色。如果你喜欢天光墟你就会觉得他很好,如果你不喜欢就会很讨厌他,特别在人多挤迫的时候,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希望能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把这个话题带回家,如何把澳门特色社区、特色文创、特色社区文创打造好。谢谢校长、谢谢各位。(01:35:35)
徐秀菊校长:今天讲这个特色文创能激励大家努力,社区是个概念,是一个小区的概念,如果整个澳门是一个城市,城市里面可以有很多小区,社区文创就是从生活美国开始,我们无意息希望打造一个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创新的概念,不希望去破坏他的生态,可以是创新试炼,这社会本来就是往前进,你要更试炼、更适合,然後要有活动,让这个社区持续发展。美学融於生活,可是怎样让生活得到提升?那就是我们的素养,更高一层不是靠外面的人来营造,是靠我们自己。而外面的人是被我们吸引而来,所以就最本土就是最国际的,我们要拿本土的魅力去吸引国际人士,然後打造我们的国际品牌。这是我们的国际品牌,MACAU就是最好的国际品牌。今天非常谢谢梁主席分享了这个社区文创,我想在澳门还没有任何人在谈这个部分,也许会有反对说那只是少少的一点,但是就如刚刚所说,我们就是希望用少少的一点就像我们今天送的种子,我们希望它发芽,那个芽能在我们的心中,也许十年以後的澳门就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澳门每一个社区里看到你们的作品,看到你们做的事业、你们的文创产业都有可能,不管你是教师、设计师、家庭主妇或只在家里带小孩,你如果是文创的最基层者,你就去支持他。但你也可能是最顶端的创造者、专业者。我们今天的论坛就是希望推动你们成长,也希望将来你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反覆的回来讨论,我想主席他永远是可以拥抱青年的,因为我每次都看到他跟青年有约,包括影片上都是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现在就用掌声谢谢梁主席。今天的论坛就在这样结束。(01:37:35)